倪喜军,男,北京师范大学动物生态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古哺乳动物研究室副主任、脊椎动物演化与人类起源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纽约城市大学研究生院客座教授。
1999至2001年,倪喜军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做博士后。2001至2002年,他在德国辛氏博物馆和巴塞尔市博物馆做访问学者。2003至2009年,倪喜军在美国自然博物馆做博士后。2010年,倪喜军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15年,倪喜军位列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学科领域第一名。2019年7月5日,倪喜军受邀到深时陆地生态研究所作题为“A big history of human beings”的报告。2023年10月31日,他受邀参加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长风论坛鳌山系列讲座,并做学术讲座。2025年9月18日,倪喜军参加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报告会,并作了《人类演化的支系》的报告。
倪喜军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灵长目和类人猿的起源与早期演化、基于高精度CT技术的精细解剖学和功能形态学、新生代环境演变与生物地层学、基于全证据大矩阵的生物系统学。 他的关于阿喀琉斯基猴的研究,被国际同行认为是古灵长类学研究领域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他提出的灵长类起源后的理论地理扩散路径,被国际同行归结为相关问题的4种理论之一。倪喜军曾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人物经历
1994年,倪喜军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获学士。1999年,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生态学专业,获博士学位。1999至2001年,倪喜军在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做博士后。2001至2002年,他在德国辛氏博物馆和巴塞尔市博物馆做访问学者。2003至2009年,倪喜军在美国自然博物馆做博士后。2010年,倪喜军回到中国,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2015年,倪喜军位列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学科领域第一名。
2019年7月5日,倪喜军受邀到深时陆地生态研究所作题为“A big history of human beings”的报告。2023年10月31日,他受邀参加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主办的长风论坛鳌山系列讲座,并进行“从早期灵长目开始的人类演化大事件——来自亚洲的化石证据”的学术讲座。2025年9月18日,倪喜军参加在重庆新闻传媒中心大厦举行的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报告会,并向与会人员作了《人类演化的支系》的报告。
社会任职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倪喜军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灵长类和类人猿的起源与早期演化、基于高精度CT技术的精细解剖学和功能形态学、新生代环境演变与生物地层学、基于全证据大矩阵的生物系统学。
研究项目
参考资料:
研究成果
倪喜军关于阿喀琉斯基猴的研究,被国际同行认为是古灵长类学研究领域有史以来最重要的发现之一;首次结合高精度CT扫描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了基干阔鼻猴类类人猿颅骨化石的半规管和耳蜗内模结构,进而推测其运动方式,为研究化石动物生态适应性起源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模式;构建了有关灵长目系统演化的最大的形态学特征矩阵,参与了生命之树国际合作计划,提出有胎盘类冠类群爆发式起源于恐龙灭绝之后,把类人猿的起源时间前推了1000万年;发表了最原始的灵长类头骨化石,重建了灵长类共同祖先的生态适应方式,提出灵长类日行性起源说;提出了灵长类起源后的理论地理扩散路径,被国际同行归结为相关问题的4种理论之一。
主要论文
仅收录展示部分,参考资料:
获奖荣誉
注:仅收录部分,参考资料:
相关事件
倪喜军研究员团队对1990年出土于湖北省郧县(今十堰市郧阳区)、距今约100万年前且最初暂归为直立人的“郧县人2号”颅骨化石重新展开分析。团队运用高精度CT扫描与结构光表面扫描技术,清晰识别化石中的裂隙、矿物填充和未变形骨片,再通过创新数字重建方法完成头骨精细拼接。研究发现,重建后的“郧县人2号”头骨呈现原始与进步特征交融的形态,脑容量超1100毫升,其并非直立人,而是与丹尼索瓦人密切相关的新演化支系——“龙人”(Homolongi)支系的早期代表;同时确定亚洲地区多数中更新世人类化石可归入龙人支系,且该支系与智人拥有最近共同祖先,还将现代人、尼安德特人与龙人这一亚洲古人类支系的分化时间大幅推前,远超此前学界共识,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2025年9月26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为厘清人类演化谱系、澄清100万年至30万年前人类演化迷雾提供了关键助力。
参考资料2024年6月5日 倪喜军:人属的系统发育和多样性演化的源与汇.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5-09-26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倪喜军研究员做《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专题讲座.国家自然博物馆.2025-09-26
倪喜军.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2025-09-26
古脊椎所倪喜军研究员位列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学科领域第一名.微信公众平台.2025-09-26
邀请中国科学院北京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倪喜军研究员到深时所进行学术交流.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2025-09-26
讲座回顾丨倪喜军:从早期灵长类开始的人类演化大事件——来自亚洲的化石证据.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2025-09-26
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报告会在重庆举行.微信公众平台.2025-09-26
最新研究刷新人类演化时间线.百家号.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