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咀海岸保护区位于中国香港香港岛东南端。该海岸保护区总海域面积约20公顷,其东面界线由双四门延至鹤咀东面岸端,然后南伸至狗髀洲的东南端。西面界线则由无线电发射站对开的石岬伸至狗髀洲南端。
鹤咀海岸保护区周边可以找到四种主要岩石种类,以岩石形成的年代计算,最古老的是火山爆发形成的凝灰岩,然后依次是花岗闪长岩、流纹岩及玄武岩。鹤咀海岸保护区内有受风浪冲击的石岸,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东南面海角和陆岬常见的地形。鹤鹤咀海岸保护区内遍布各种动植物,种类繁多。篱风螺是保护区内常见的生物。多种石珊瑚目、软珊瑚及柳珊瑚也生长在保护区内。鱼类包括海鹞鱼、鲷鱼和石斑鱼等。
1990年,香港大学在鹤咀海岸保护区成立了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致力于研究海岸海洋系统,及其海洋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尤其关注生态破坏与复育、全球气温转变和调节,以及过度开发及可持续性等海洋生态议题。1996年,鹤咀海岸保护区被划定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批海岸公园与海岸保护区,是中国香港首个划定的海岸保护区。有鹤咀灯塔、鹤咀村更楼、鲸目标本、雷音洞、蟹洞等景点。
历史沿革
位置境域
鹤咀海岸保护区位于中国香港香港岛东南端。该海岸保护区总海域面积约20公顷,其东面界线由双四门延至鹤咀东面岸端,然后南伸至狗髀洲的东南端。西面界线则由无线电发射站对开的石岬伸至狗髀洲南端。
地理特征
地质
鹤咀海岸保护区周边可以找到四种主要岩石种类,以岩石形成的年代计算,最古老的是火山爆发形成的凝灰岩,然后依次是花岗闪长岩、流纹岩及玄武岩。
地形地貌
鹤咀海岸保护区内有受风浪冲击的石岸,是香港特别行政区东南面海角和陆岬常见的地形。该陡斜的花岗石岸崎岖不平,呈不规则石阶状,有高至1米的垂直面,亦有狭小的岩棚,若海浪涌至,便会形成临时小水池。
生物多样性
鹤鹤咀海岸保护区内遍布各种动植物,种类繁多。该处岩岸的生物多样性相当丰富,在香港极具代表性;而保护区内的潮下带同样孕育着多种奇妙的海洋生物。一种以跳跃代替步行的腹足纲软体动物门篱风螺(俗称 “跳螺”),是保护区内常见的生物。多种石珊瑚目、软珊瑚及柳珊瑚,例如筒星珊瑚及海鸡冠,也生长在保护区内,它们为众多相关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场所。由于鹤咀湾受到良好保护而未受干扰,各种各样的鱼类栖息其中,包括多种高经济价值品种如海鹞鱼、鲷鱼和石斑等。
人类活动
19世纪,鹤咀村更楼落成(二级历史建筑,花岗石建造,设枪洞与天台城墙,曾用于抵御海盗、保护村民及财物);1867年,海军测量员列特中校受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港口航道选建灯塔,初拟横澜岛及Gap Rock(超香港水域)选址未落实,同年鹤咀村学校建成(邓肇坚爵士题名,后荒废);1873年,港务长报告确定鹤咀等三处(属香港水域,可守香港东西入口)为次选灯塔址,鹤咀灯塔随即动工,1875年启用;1893年横澜灯塔启用后,鹤咀灯塔1896年停止运作,1905年其停用的一级号灯及设备被迁往青洲提升当地灯塔性能;1975年,鹤咀灯塔改为自动化操作并重新亮灯,近现代此处还设有电讯盈科鹤咀海底电缆站,灯塔也成为人们合影留念的地点。
鹤咀海岸保护区一直保持着原来的天然环境,提供了进行教育及科学方面研究的理想场所。该处的海湾不利于船艇前往,而陆路又是电讯公司的私家路,因此得以免受外界滋扰。根据《海岸公园及海岸保护区规例》,海岸保护区的管制较海岸公园严格。除已获批准的科学研究及教育工作外,水上运动及部分沿岸康乐活动,包括游泳、船艇、钓鱼及采集野生动植物等均不得在海岸保护区内进行。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鹤咀海岸保护区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源于其附近的“醉酒湾”污染危机:该海湾位于石澳以南,与保护区仅400米之遥,沿岸近150米海岸线堆满海洋垃圾,弥漫恶臭,垃圾以聚苯乙烯碎片、胶樽、工业废料等塑胶废料为主(占比90%),另有载有排泄物的胶樽等,经推算总量约1200万件、重185吨,且垃圾堆积问题较20世纪90年代(当时以木材及大件塑胶为主)更为严重,垃圾多在秋至春季随水流飘至并长期堆积。此污染不仅导致 “垃圾湾” 卫生环境恶劣,还因距离保护区极近,其垃圾污染势将危及保护区的生态环境。
环境保护
1990年,香港大学在鹤咀海岸保护区成立了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致力于研究海岸海洋系统,及其海洋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尤其关注生态破坏与复育、全球气温转变和调节,以及过度开发及可持续性等海洋生态议题。
1996年,鹤咀海岸保护区被划定为第一批海岸公园与海岸保护区,是首个划定的海岸保护区。
2016年6月2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警务处水警港外警区「卫海者」计划安排计划成员到石澳鹤咀海岸保护区的太古海洋科学研究所进行实地考察,以让人员了解保护海洋环境工作,并加强与社区组织的联系。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鹤咀灯塔
鹤咀灯塔位于香港岛东南面的香港鹤咀上,于1875年4月16日启用,是香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灯塔。
鹤咀灯塔的英文名称为「德己立角灯塔」,以纪念1843至1848年间香港第一任副总督和驻港英军总司令的德己立少将(1785至1855年)。1893年,横澜灯塔落成启用,鹤咀灯塔从此失去其原有的功能,至1896年停止运作。1905年,当局决定将鹤咀灯塔上已停用的一级号灯及其附属设备迁往青洲,以取代青洲灯塔的的四级号灯。及至1975年,鹤咀灯塔改为自动化操作,灯塔的灯光再次亮起。
鹤咀灯塔是一座由花岗石筑砌的圆筒形建筑,高九点七米,灯塔底座和拱形入口均由粗琢石块砌成,入口的铁门上方饰有几何图案,别具特色。鹤咀灯塔于2005年列为古迹。
鹤咀村更楼
19世纪落成的鹤咀村更楼,是二级历史建筑物,建筑以花岗岩筑成,高约两层楼,设有枪洞及天台城墙。在海盗猖獗之时鹤咀村民屡次受到滋扰,更楼在当时作保障村民安全、收藏村民贵重财物及藏身抗敌之用。
自然景观
鲸鱼标本
维多利亚港搁浅的鲸鱼,与大海朝夕相伴,见证无数次潮起潮落。
雷音洞
每当有海浪冲进来的时候,就会发出惊雷般巨响,故名雷音洞。
蟹洞
蟹洞,是一座因海蚀而形成拱形景观,又被称为“上帝之眼”,远看像蟹的形状所以又称“蟹洞”。
参考资料鹤咀海岸保护区小册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2025-09-18
指定的海岸公园及海岸保护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2025-09-16
70张图,打开香港的另一面.百家号.2025-09-16
鹤咀灯塔.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古物古迹办事处.2025-09-18
城市地图/鹤咀灯塔:海角天涯的守望.大公网.2025-09-18
深圳隔壁的海角秘境,藏着传说中的“上帝之眼”!.微信公众平台.2025-09-19
香港旅行:港版天涯海角!于上帝之眼听海的声音!.上香港.2025-09-19
在香港270°海景研究所,解锁“智慧海洋”.读特.2025-09-18
香港海岸保护区变“垃圾湾” 港府正研究清理方案.中国新闻网.2025-09-18
水警港外警区加强人员海洋保育意识.香港警务处.2025-09-18